资讯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自然地理 >

植物是怎么呼吸的作文(植物是怎么呼吸的作文300字)

时间:2024-01-31 13:51:01
有趣的植物作文

有趣的植物作文 篇1

昨天,妈妈给我买了一盆“猪笼草”。这种植物非常有趣,也非常可爱。

猪笼草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叶子碧绿,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食虫植株,优雅而别致。

它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形状像猪笼。

现在,我知道食虫植物是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

有趣的植物作文 篇2

在翰林写作课上,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观察植物的文章。我想到了我家的阳台,那上面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绿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紫色的。

其中我觉得很有趣的就是那盆绿油油的小草。

它长得小小的,叶子碧绿碧绿的,而且很嫩,中间还有一条细细的茎。它的特点是:每当我用手碰它时,它的叶子就会合拢,过几分钟后,才会慢慢张开。

看着这株草,我好像听见它在说:"请不要碰我,我会害羞的。"真有趣呀!

讲到这里,大家都应该知道它的名字了吧!它就是"含羞草"。

就是因为有了这株含羞草,我家的阳台才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漂亮!

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植物会让你大开眼界呢!比如:会吃昆虫的猪笼草,会吃人的非洲吃人树......

有趣的植物作文 篇3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瓶子瘪了。

我拿来一个塑料空矿泉水瓶、一杯温水、一个空桶。我先将温开水倒入瓶中,然后盖上瓶盖,摇了几下。接着,我拧开瓶盖,将水倒入空桶。很后,迅速拧紧瓶盖。同学们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我却胸有成竹地等待着。不一会儿,同学们惊讶兴奋地叫着:“瘪了,瓶子瘪了!”

原来胖乎乎的瓶子怎么会瘪呢?我为大家揭开了谜底。这时因为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里面的空气变成热空气。在我盖上瓶盖的那一刻,热空气有一部分逃走了。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一个实验就是一个知识,无数个实验就是无数个知识。同学们,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也来动手做一做吧!

有趣的植物作文 篇4

有一次,我看见路边的小草的叶子是干枯的我想它是不是死了、它是不是没有呼吸了。我又想:“人和动物呼吸是有可能的,可植物怎样呼吸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我决定做个实验。

我家里有几株花草,这种植物的叶子。它们都是十分健壮,长得绿茵茵的'。我把它们分成两组来做实验。

每组三个叶片,我在*一组的三片叶子的叶片上面均匀地涂上了凡士林。在第二组的三片叶子的叶片下面均匀地涂上了凡士林。

两天后,我发现:*一组和叶片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在植物的叶片上,生有许多小孔,叫气孔。各种植物的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有多有少,一般叶片上的气孔下表皮比上表皮多。植物就是通过这些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用凡士林涂在叶片上后,气孔被封闭了,使空气不能从气孔通过。植物用于制造养料的能源(阳光)大都照在叶面上,而凡士林的涂层不能阻挡阳光。另外,水从根部通过茎部运输上来,也不受凡士林的影响,所以叶面涂有凡士林的叶片不会受任何影响。

第二组的叶片出现枯萎现象。因为叶片背面涂有凡士林,植物的气孔又大多生长在叶片背面,阳光一般照不到叶片背面,空气既不能从气孔进入,又不能从气孔排出去,所以叶片会很快枯萎。

通过做这个实验,我知道了植物主要是用叶片背面呼吸,不能在叶片背面涂一些妨碍植物呼吸的东西。我从这件事中知道了应怎样保护植物。

有趣的植物作文 篇5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有趣的植物——天堂鸟花。

它的花的形状很大,远远开去非常像一只张开翅膀要起飞的鸟,共有四片花瓣,花瓣的颜色不一,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深橙外镶黄边;有的在四个花瓣中长着一前一后的两个紫色的花蕊,像极了鸟的身体,脖子和头都有呢!还有米色和深橙色的花蕊长在紫色花心的中间。你们一定很好奇天堂鸟花的“头”和“脖子”是怎样的吧?其实这朵花呀,是被一个很硬的深绿色的花径牢牢地托住,有深紫色或红色的线边镶在上面,径的顶部啊,还长着一个像斜坡一样的东西,这个斜坡的色彩特别丰富,有橙色、红色和紫色。这个斜坡把花朵托起来,花朵本来就像一只腾飞的鸟儿,这样整体看起来就更像是“天堂鸟”飞上天空的跳板了!

它的叶子也长得特别繁茂,叶子又宽又厚,颜色是深绿色的,中间还有浅绿色和米黄色的花纹。你们可能在夏威夷才能看到这种绚丽的花朵了,或者这种花只适合生长在“天堂”里面,所以被叫做“天堂鸟”。

植物是怎样呼吸的?

人和动物都必须呼吸,否则,就会死亡,植物也不例外。植物和动物一样,每天都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并且,植物也是一刻不停地进行呼吸的。不同的是,到了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出大量的氧气。这时候,虽然它们也呼出二氧化碳,但是放出的氧气是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几十倍,我们不容易觉察。可到了晚上,植物继续呼吸,因为这时它们没有光合作用,我们就容易感觉到它们放出的二氧化碳了。所以,在睡觉的屋子里,晚上不宜放很多花草,它们会和人争氧气,导致人严重缺氧。

植物虽然没有嘴和鼻子,但是它们的茎和叶子上有很多叫做气孔的小孔,很多的树和花都是叶子背面的气孔比较多。其实,不论是根、茎、叶,还是花、种子和果实上,到处都有气孔。这些气孔是植物的鼻子,植物就靠它们进行呼吸。

植物的呼吸实验作文 。。急急急!。。

你这方法行!我也急!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历史绿色的叶,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1642年荷兰人扬·巴普蒂斯塔比利时人范·海尔蒙特做了盆栽柳树称重实验,得出植物的重量主要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的推论。他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了有机物的形成。

1684年,比利时的海尔蒙特认为,植物会从水中吸收养分,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念。

1771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发现植物可以恢复因蜡烛燃烧而变“坏”了的空气。

1771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发现置于密封玻璃罩内的老鼠极易窒息,但是加入一片新鲜薄荷叶,老鼠就可以苏醒。

1773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下才能起使空气变“好”的作用。

1774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的植物会制造、释放出氧气。

1782年,瑞士的瑟讷比埃发现,即使植物没有受到阳光照射,照样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1804年,瑞士的索绪尔通过定量研究进一步证实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生长的原料。

1845年,德国的迈尔发现植物把太阳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发现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880年,美国的恩格尔曼发现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897年,首次在教科书中称它为光合作用。

原理植物与动物不同,它们没有消化系统,因此它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对营养的摄取。就是所谓的自养生物。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它们将利用阳光的能量来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

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内部的叶绿体。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葡萄糖,同时释放氧气:

12H2O + 6CO2 + 阳光 → (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 C6H12O6 (葡萄糖) + 6O2 + 6H2O

注意:上式中等号两边的水不能抵消,虽然在化学上式子显得很特别。原因是左边的水,是植物吸收所得,而且用于制造氧气和提供电子和氢离子。而右边的水分子的氧原子则是来自二氧化碳。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这一原料产物起始过程,人们更习惯在等号左右两边都下写上水分子,或者在右边的水分子右上角打上星号。

12H2O + 阳光 → 12H2 + 6O2 [光反应] 12H2 (来自光反应) + 6CO2 → C6H12O6 (葡萄糖) + 6H2O [暗反应]

光反应光合作用分解水释放出O2并将CO2转化成糖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步骤如下

场所:类囊体

影响因素:光强度,水分供给 过程:叶绿体膜上的两套光合作用系统:光合作用系统一和光合作用系统二,(光合作用系统一比光合作用系统二要原始,但电子传递先在光合系统二开始,一二的命名则是按其发现顺序)在光照的情况下,分别吸收700nm和680nm波长的光子,作为能量,将从水分子光解过程中得到电子不断传递,其中还有细胞色素b6/f的参与,很后传递给辅酶NADP,通过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将NADP还原为NADPH。而水光解所得的氢离子则因为顺浓度差通过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从类囊体内向外移动到基质,势能降低,其间的势能用于合成ATP,以供暗反应所用。而此时势能已降低的氢离子则被氢载体NADP带走。一分子NADP可携带两个氢离子。这个NADPH+H离子则在暗反应里面充当还原剂的作用。

意义: 光解水,产生氧气。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产生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离子,合成NADPH及H离子,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

固碳作用

固碳作用实质上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生物界有几种固碳方法,主要是卡尔文循环,但并非所有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使用卡尔文循环进行碳固定,例如绿硫细菌会使用还原性三羧酸循环,绿曲挠菌(Chloroflexus)会使用3-羟基丙酸途径(3-Hydroxy-Propionate pathway),还有一些生物会使用核酮糖-单磷酸途径(Ribolose-Monophosphate Pathway)和丝氨酸途径(Serin Pathway)进行碳固定。

场所:叶绿体基质

影响因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过程:不同的植物,固碳作用的过程不一样,而且叶片的解剖结构也不相同。这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结果。固碳作用可分为C3,C4和CAM三种类型。三种类型是因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一过程的不同而划分的。

卡尔文循环

卡尔文循环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一部分。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内的基质。循环可分为三个阶段: 羧化、还原和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大部分植物会将吸收到的一分子二氧化碳通过一种叫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作用整合到一个五碳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第二位碳原子上。此过程称为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一步反应的意义是,把原本并不活泼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使之随后能被还原。但这种六碳化合物极不稳定,会立刻分解为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后者被在光反应中生成的NADPH+H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ATP。产物是3-磷酸丙糖。后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一个碳原子将会被用于合成葡萄糖而离开循环。剩下的五个碳原子经一些列变化,很后在生成一个1,5-二磷酸核酮糖,循环重新开始。循环运行六次,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

影响条件

光照

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吸收峰光合作用是一个光生物化学反应,所以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直到不再增加。光合速率可以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CO2的吸收量越大,表示光合速率越快。

二氧化碳

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它的浓度高低影响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在一定范围内提高CO2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CO2浓度达到一定值之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这是因为光反应的产物有限。

温度

光合作用中的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而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就像温度与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很适的温度。

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例如,N是构成叶绿素、酶、ATP的化合物的元素,P是构成ATP的元素,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

水分

水分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又可影响叶片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的吸收。缺乏水时会使光合速率下降。

传递链

非循环电子传递链

叶绿素a,b的吸收峰非循环电子传递链过程大致如下:

电子从光系统2出发。

光系统2-初级接受者(Primary acceptor)-质体醌(Pq)-细胞色素复合体(Cytochrome Complex)-质体蓝素(含铜蛋白质)(Pc)-光系统1-初级接受者(Primary acceptor)-铁氧化还原蛋白(Fd)-NADP+还原酶(NADP+ reductase) ,非循环电子传递链从光系统2出发,会裂解水,释出氧气,生产ATP与NADPH。

循环电子传递链

循环电子传递链的过程如下:

电子从光系统1出发。

光系统1→初级接受者(Primary acceptor)→铁氧化还原蛋白(Fd)→细胞色素复合体(Cytochrome Complex)→质体蓝素(含铜蛋白质)(Pc)→光系统1,循环电子传递链不会产生氧气,因为电子来源并非裂解水。很后会生产出ATP。

非循环电子传递链中,细胞色素复合体会将氢离子打到类囊体(台湾的翻译)(Thylakoid)里面。高浓度的氢离子会顺着高浓度往低浓度的地方流这个趋势,像类囊体外扩散。但是类囊体膜是双层磷脂膜(Phospholipid dilayer),对于氢离子移动的阻隔很大,它只能通过一种叫做ATP合成酶(ATP Synthase)的通道往外走。途中正似水坝里的水一般,释放它的位能。经过ATP合成酶时会提供能量、改变它的形状,使得ATP合成酶将ADP和磷酸合成ATP。

应用

C3类植物

二战之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马尔文·卡尔文与他的同事们研究一种名叫Chlorella的藻,以确定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如何固定CO2。此时C14示踪技术和双向纸层析法技术都已经成熟,卡尔文正好在实验中用上此两种技术。

他们将培养出来的藻放置在含有未标记CO2的密闭容器中,然后将C14标记的CO2注入容器,培养相当短的时间之后,将藻浸入热的乙醇中杀死细胞,使细胞中的酶变性而失效。接着他们提取到溶液里的分子。然后将提取物应用双向纸层析法分离各种化合物,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分析放射性上面的斑点,并与已知化学成份进行比较。

卡尔文在实验中发现,标记有C14的CO2很快就能转变成有机物。在几秒钟之内,层析纸上就出现放射性的斑点,经与已知化学物比较,斑点中的化学成分是三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PGA),是糖酵解的中间体。这*一个被提取到的产物是一个三碳分子, 所以将这种CO2固定途径称为C3途径,将通过这种途径固定CO2的植物称为C3植物。后来研究还发现, CO2固定的C3途径是一个循环过程,人们称之为C3循环。这一循环又称卡尔文循环。

C3类植物,如米和麦,二氧化碳经气孔即如叶片后,直接进入叶肉进行卡尔文循环。而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很小,不含或含很少叶绿体,卡尔文循环不在这里发生。

C4类植物

在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科学家哈奇和斯莱克发现玉米、甘蔗等热带绿色植物,除了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具有卡尔文循环外,CO2首先通过一条特别的途径被固定。这条途径也被称为哈奇-斯莱克途径。

C4植物主要是那些生活在干旱热带地区的植物。在这种环境中,植物若长时间开放气孔吸收二氧化碳,会导致水分通过蒸腾作用过快的流失。所以,植物只能短时间开放气孔,二氧化碳的摄入量必然少。植物必须利用这少量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生长所需的物质。

在C4植物叶片维管束的周围,有维管束鞘围绕,这些维管束鞘含有叶绿体,但里面并无基粒或发育不良。在这里,主要进行卡尔文循环。

其叶肉细胞中,含有独特的酶,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化酶,使得二氧化碳先被一种三碳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同化,形成四碳化合物草酰乙酸,这也是该暗反应类型名称的由来。这草酰乙酸在转变为苹果酸盐后,进入维管束鞘,就会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和一分子丙酮酸。二氧化碳进入卡尔文循环,后同C4进程。而丙酮酸则会被再次合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此过程消耗ATP。

该类型的优点是,二氧化碳固定效率比C3高很多,有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生长。C3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得的淀粉会贮存在叶肉细胞中,因为这是卡尔文循环的场所,而维管束鞘细胞则不含叶绿体。而C4植物的淀粉将会贮存于维管束鞘细胞内,因为C4植物的卡尔文循环是在此发生的。 我就不信这没500字!

很新治癫痫疗法

癫痫病治疗新方法

癫痫该如何治疗

癫痫病治疗好的方法

西安癫痫病专业医院

------分隔线----------------------------